“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归纳和推断的一门应用科学,数据看起来杂乱无章,其中却隐含着规则,只要有扎实的统计学功底,掌握其精髓,就可以把它应用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研究领域,而我却偏偏对生命现象感兴趣。”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统计等领域的研究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的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建华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时,满是热爱之情。
郭建华不是一位闷着头做学问的苦行僧式的学者,他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但他绝对是一位认真而睿智的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饱满的激情和深刻的领悟。
教学科研成果卓著的郭建华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他始终非常谦虚,很少提及已取得的成就,却反复强调六个字——知识、功底、见解。他认为,知识是指知识的广度,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功底是指对本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见解是指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感悟力。郭建华坦言,知识、功底和见解,对任何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而且,也正是知识、功底、见解这三大基石让他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让他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有新发现,不断超越自己。
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郭建华在山东省泰安师专数学系学习期间做了大量的习题,这一时期的积累为他以后的求学和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考入星空体育(XKsports),官方网站入口数学系后,使他的学术视野更为宽广,1990年他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后,不满足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毅然考取了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的研究生,直到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从北大毕业以后,郭建华教授来到了东北师大,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把这里看成是自己从事教学科研的理想场所。
关注生命科学的统计学家
郭建华上大学时就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深厚兴趣,研究生期间,他曾听过北大生物学专业的课。目前,他的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统计、观察研究中的因果推断和建模,他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疾病基因的定位问题和病因推断、混杂现象与可压缩性研究、中医药现代化和药效评估三个方面。
郭建华始终有一个信念:任何一个学科,数据积累多了,只要能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性,那么这个学科就会有一次大的飞跃。而人的生命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更接近自然科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现在生命科学DNA数据积累得特别多,如果能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生命科学的研究在近期就会产生大的飞跃。
1999年,初来师大的郭建华敏感地意识到,借助师大自身的学科优势,把统计学应用到生命科学方面,对两个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一定会有所突破,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同事和学校有关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扎实的统计学功底给了郭建华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但要把统计学应用到生命科学上,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就必须深入,但生命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要想在研究上有所突破,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郭建华深知这一点,但对于自己认准的选择,他从没想过放弃,而是把攻克难题当成了乐趣。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郭建华的同事和学生都清楚:他办公室的灯光通常是与学院教学楼的灯一起熄灭的;在他的书柜里,生命科学与统计学方面的书籍同样多;而他办公室墙壁的小黑板上,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公式。
在科研上遇到生命科学方面的疑难问题,郭建华会随时向生命科学学院和遗传与细胞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与他们一起研讨,有时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他非常执著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门心思把统计学应用到生命科学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他的统计学功底非常好,而且思维活跃,善于抓住科研热点。”这是郭建华给生命科学学院孙晖教授留下的深刻印象。
事实证明,郭建华的预见是正确的,东北师大是国内较早从事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统计研究的院校之一,现在国内的统计学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移到了生命科学上。在国外,这是一个非常热的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对这个领域的痴迷与执著,辛苦付出和不懈探索,使郭建华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几年来,郭建华与他的合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3年,他与香港大学一位学者的合作项目《遗传证据的因果分析》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2004年至2006年,他主持的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医学统计方面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共有5项。
“品位”至上的年轻学者
郭建华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这与他成熟的学术思想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2001年,郭建华的博士毕业论文《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现象和因果分析》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992年至今,郭建华教授已发表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其中SCI检索10余篇,被SCI引文多次。郭建华的每一篇论文都很有新意,见解独到,可操作性强,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要做就做最好,论文不求多但求精。”当被问及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时,他说出了意味深长的两个字——品味。
“学术上的‘品味’主要是指思想的敏锐性和对问题的感悟力。一位成功的学者只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深邃的思想和判断力。”他从不提倡闷着头做学问,他主张学者要走出去,不断地开拓视野,时刻关注学科的热点和前沿,同时要摒弃学术浮躁。他认为与成就卓著的学者交流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品味”的形成很重要。
1998年至今,郭建华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心理系作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员,在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科学系作副研究员,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系作博士后研究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与应用概率系作访问教授。郭建华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与优秀的学者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和见解,开阔视野。他的电脑收藏夹里收藏了30余家国内外知名学刊和学术杂志的网址,每周他都会浏览这些网站,从那里捕捉本学科领域最前沿、最热点的信息。然而,郭建华对信息从不盲从,他说,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获取学术前沿信息只是一种途径,学者要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必须勤于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长久以来感到疑惑的问题就会豁然开朗,并随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从不掩饰自己的郭建华坦言,他论文投稿的速度比较慢,他的每一篇论文在他心目中都应该是一件工艺品。即便是一篇经过深思熟虑完成的论文,他还会不断地修改、论证和完善,直到让自己满意为止。
“写论文好比绣花”,郭建华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他看来,一篇好的论文必须是经得起推敲和审查的,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创新,单纯地追求数量,发表100篇论文与发表10篇没有多大区别。
学生眼中的严师益友
“郭老师统计学功底好,而且思维敏锐,见解深刻,洞察力强,在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意培养我们的见解力和悟性。”一提起郭建华,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周颖对导师的喜爱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几年来,郭建华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初等概率统计、概率统计选讲、统计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10余门课程。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郭建华在教学上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师益友”是学生对郭建华教授的评价。在生活中,郭建华非常关心学生,学生们都把和蔼可亲、充满活力、平易近人的郭老师当成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而在学业上,他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基础和思想”是他经常向学生强调的两个词。如何才能打好基础?郭建华给学生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多做习题,培养悟性和感觉,熟能生巧。
现在郭建华每周都要主持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讨论班,他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是通过讨论班的形式进行的,郭建华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是博士生的朱文胜说,每次讨论班之前,同学们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查阅大量资料。因为大家知道,一旦准备得不充分是无法回答郭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这在无形中达到了督促大家学习的目的。
为了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郭建华还经常督促学生们多读论文多读书。有时,他还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思考。他时常邀请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为学生们讲授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给他的学生讲过课的孙晖教授深有感触地说:“郭老师的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学习生命科学的本科生。”
源于那份执著、那份热爱,郭建华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默默地耕耘着、收获着。头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身后有一串闪光的足迹,但他却把这一切看得很淡。走近郭建华,我们充分领略了一位关注生命科学的统计学家、一位“品味”至上的年轻学者、一位学生眼中的严师益友的风采。
(校报与发展规划处合办)